第一百零八章:和亲(1 / 5)
四月初六, 保和殿。
今夜永康帝大宴各国使臣, 整个皇宫内外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帝后将会共同出席万国宴,皇后也下了懿旨, 请有诰命的夫人也可携家眷一同前来,共享盛宴。只不过因着男女有别, 到时候皇后会带着众女眷到偏殿,偏殿和正殿只不过隔了一层纱幔, 若是想看看正殿里的人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惯例,大明民风还算开化, 街上抛头露面的女子不少,只是那些官家女子、大家闺秀还是非常含蓄内敛的,基本上还是在闺阁中娇养长大。只是这样一来,交际太少就难以觅得如意郎君,毕竟如果家里看中了哪个男子,若是私下里见都没有机会见一面, 那也确实太过让人不放心了。
所以每当宫中有大型宴会,那么一般皇后都会为这些诰命夫人做个好人, 将女眷们也都请过来,明着是国宴,暗地里有可能就是一个大型相亲会。如果有合心意的, 那就宴会后再续缘分。
因着这些个原因, 这次宴会举办的非常盛大,原本就有十几个番邦国家的使臣赴宴,而京中正七品以上的官员也都来参加了。想想也是, 一般能坐上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是可以做爹的年纪了,哪里还有几个风华正茂的未婚男子?七品卡的刚刚好,连林清翰林院里的那批老同事也都来了。
可以说,古人迂回策略的智慧是绝对不容小觑的,方方面面都思虑周到。
如此一来,偌大的太和殿自然摆不下那么多席案,一直延伸到前面的乾清门,官位高一点的坐里面,官位低的那当然只能坐在外面。林清正五品郎中,就像他早朝时候的位置一样,正好挨上太和殿的最末的一个角落,倒也是乐得自在。
此次所有的番邦使臣一列,大明的文武百官一列,面对面而坐。大明官员自然忍不住就互相交头接耳,对着那些番邦使者评头论足,毕竟过去几年只有寥寥几国还来大明朝贡,每次来也是波澜不惊的,永康帝走个过场,赏赐了点东西也就过去了。
甚至有人还笑称,这什么藩属国朝贡,明明就是穷亲戚打秋风,眼看着家里没粮了就来大明讨点赏赐回去。
只是这次到了十几个番邦国,人数上浩浩汤汤,又各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围坐在一起前来给大明朝贡,让大明的官员也忍不住产生了一种自己的国家不愧是天朝上国的荣誉感,连胸膛都挺了几分 。
而林清却敏锐的发现,这次的番邦小国,隐隐都以鞑靼为首,使臣们对着鞑靼王子十分谦和。而布日固德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