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唐朝诡事录 > 第二卷 道听途说: (2)

第二卷 道听途说: (2)(3 / 7)

裕则从镇江任上献《丹扆六箴》给皇帝,规劝他别太任性,要有个做皇帝的样子。

总之,宝历年间,人们各有各的活法,本故事的主人公李涿也是这样,他正在搜集各种字画。

李涿在河阳郡做文书工作,业余收藏古玩。

这一天,李涿因公干来到长安。

他跟保寿寺僧人智增是旧相识,游览该寺时,无意间在仓库的破瓮里发现一卷东西。上面满是尘土。李涿仔细观看,竟是一幅画。他一眼就看出此画不俗,是定有来历的,就拿别的东西跟看守仓库的僧人宗牧作了交换。虽然他对字画有些研究,但却没能识得这幅画。

装裱后,李涿带着画慕名去拜访大臣、书法家、字画鉴赏家柳公权。后者大惊,因为他一眼就看出此画是失踪几十年的张萱的名作《石桥图》:“你何以有此画?”

李涿也吃惊不小:“是在保寿寺意外得到的。”

柳公权定了下心神:“如此说来就对了。张萱作此画时,还未进入宫廷,而是在做信安郡王的幕僚。当时曾随郡王游石桥,绘成此画。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郡王将其献于玄宗。到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5年),玄宗又将其画赐予高力士。而保寿寺,正是高力士的旧宅。”

这幅画在开元年间诞生,到“安史之乱”失踪,再到宝历年间被发现,首尾不过百年。但由于该画极尽天工之美,所以在当时就已经价值连城。

李涿当然很愉快,但高兴了没多长时间,就有皇家禁军神策军将领找上门。

将领:“听说你最近在保寿寺得到了一幅画?”

李涿:“你们是……”

将领:“把画交出来吧。”

李涿:“为啥?”

将领:“我们是带着圣旨来的。”

原来,那叫宗牧的僧人后来觉得不对劲,于是将事情报了官,说被换走的有可能是一幅皇家名画,于是敬宗皇帝派神策军将领来查,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这是令人愤怒的一幕。但可怜的李涿,除了把心爱的画交出来还有什么办法吗?

敬宗在史上以任性贪玩著称,有三个爱好:打马球、捉狐狸、看百戏。其实,还遗落了他一个非常正经的爱好,就是喜欢字画古董。但你也不要认为他就多高尚。皇家收藏字画的传统始于太宗李世民。世民酷爱字画,尤喜王羲之举世皆知,在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他专门下诏,派人到民间搜罗字画。此后,成为唐朝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