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剑指昆仑(3 / 4)
脉,需要去看看工程进度怎么了。
从于田驱车三四个小时就到了博斯坦乡,路上虽然有公路,但是和没有没什么两样。好在沙漠中是平坦的,上坡路上也没有过分的阻拦,所以车子开得还是很顺利的。
博斯坦乡并不是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我们在博斯坦乡只是接收我们的装备。一亮军用直升机早已经等候在那里了,我们从上面将我们的装备歇下来全部装到我们的皮斗车上,谢过了直升飞机驾驶员继续上路。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做阿特亚依拉克,这是南疆最靠南的一块绿洲,是在昆仑山下的一块草场。
那里就是以往帖木儿汗收购玉石的村子,一条不大不小的冰川融水从这个绿洲上流过,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昆仑山中的玉石。那里因为已经是靠近青藏高原了,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不仅仅有哈萨克维吾尔这些民族的村民,还有一部分是藏族人。而我们要找的就是那些在阿特亚依拉克最南边山脚下放牧耕种的藏民,因为民族的问题,不同民族之间聚居地是十分明显的。
当我们驱车向着高山草甸开爬的时候,已经明显的感觉出气温开始下降了很多。看着前面的高山的山顶已经被云雾遮住了,看的出上面已经是风雪肆虐了。但是我们脚下的这一块仍然是绿草如茵,真是奇怪的地方了。
这块半山腰的草甸草场还有山脚下那一片肥沃的土地就是这里的几十户人家的生活来源,一半的时间在山上放牧,一半的时间在山下耕种。不同民族的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是如此,相安无事。
远远的看到几个毡包了,前面车上的帖木儿汗的儿子铁力达瓦依通过车载电台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我们要寻访的藏民们。望山跑死马,这句话还真不假,看到是看到了,有开车开十几分钟才到毡包的下面。
看的出这些藏族同胞选择的地方十分的恰当,从毡包往下东风这一片草场坡度还不算是很陡,好一些的车加大马力就能够爬上来。从毡包往上就不行,坡度瞬间就升上去了,不是机动车辆可以往上走了。这些正好位于中间的一块平整的台地上,这应该叫做智慧的象征了。
看到一个毡包前面有一个穿着藏族服饰的女人在挤牦牛奶,看到我们到了之后,就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看的出这里的人们和帖木儿汗一家很熟悉,拉着他们就要往毡包里面去。两边因为都不熟悉各自民族的语言,相反汉语都能掌握,所有都用汉语交流,只不过这个藏族的女人的汉语稍微生硬一些。
进到毡包中,顿时感觉暖和起来了,看来这里真的已经很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