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齐王陵踏点(2 / 4)
葬的地方分布的原因,前面的被称为“二王冢”,后面的被称为“四王冢”。
我想,这就对了,齐威王的陵墓在这边,我在地图上圈出了这几个地方。威王祭天盘应该就是在威王的陵墓附近挖掘出来,但是要到那里才能知道。我标好了之后,看了看唐云馨已经将东西收拾完了。
我站来对唐云馨说:“咱们走吧,去看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我们要找到的地方。”
“怎么去?”唐云馨问到。
“坐旅游线路的公交车去,咱们顺便看看景。”我知道,那附近的田齐王陵是一大景点,有必备的旅游公交线路经过。
我背上旅行包,装满了食物和水。两个人坐上往田齐王陵的旅游公交车,还是大夏天的太阳最为烦人。我们都是穿着很平常的衣服,专门给唐云馨买了一个老大的太阳帽,避免被晒着。我们到田齐王陵的站点下了车,准备走着上山。
田齐王陵都是依山开陵,然后再填土造山的。这样的坟墓都是在一个山丘上将山头凿掉,然后将山腹挖空,建造墓室,最后再在山头上重新堆满山石泥土重新形成山丘形状。工程量浩大,费事费工多,墓葬尽其奢华,真是世所罕见。其中二王冢东西300多米,南北200多米,高都是70多米;四王冢东西南北都是200多米,不加山基坟墓都高30米以上。
这样一听最好的70多米并不是多么高,但是如果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突然起来了这样6座连起的坟丘,站在这底下足够让人震撼的。距离史上记载,原先要比现在高到多了,据说最为低矮的齐湣王建造初期高足有100米,直径有1000米多。因为风吹日晒还有历史的各种破坏原因,封土已经消失了近三分之二。“墓冢东西排列,绵延相连,封冢高耸,气势雄伟,状若山丘”这是史书对田齐王陵的赞词。
“没想到古人竟然这么伟大的工程,这样的规模不亚于建造一座金字塔的的工程量了。”唐云馨看着不远处的齐王陵感叹道。
“那是,所以它们被称为‘东方的金字塔’,司马迁的史记上也是暂不绝口。这些都是齐国历史辉煌和衰落的见证,不过我们不是来感叹的,我们要找东西的。走吧,我们去牛山上,那里是这周围最高的,从上面看看周围的地市,找找照片里的地方。”我跟唐云馨说,然后拉着唐云馨往牛山上去。
牛山只有174米,但是却是一座文化内涵深厚的名山。自春秋战国以来即负盛名,被视为临淄名山之一,清代把“春回牛山雨蒙蒙”列入临淄八大景。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