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精锐和精锐的碰撞(2 / 4)
线距离京师千里之遥,作战处也不可能实时掌控前线部队的一举一动。
赵东云对石阳林的模糊回答并没有感到什么不满,奉军的指挥体系就是他一手打造的,他同样清楚作战处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掌控前线战场的所有变化。
不过知道第三师已经追上第四师那就足够了,他对顾蓝玉还是比较信任的,这既然追上了那么就算无法彻底击溃这个第四师,但是怎么也应该能够从第四师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只要能够让段祺瑞的这个第四师受到一定的损失,那么后续的渡江作战中,那么对于己方而言就会容易很多。
别看皖军还有十几万之众,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能够被赵东云,被奉军诸多将领们在重视的只有段祺瑞麾下的第四师和第二混成旅而已,其他的什么两江陆军、浙江省陆军之流可没被奉军将领们放在眼里。
而这也不是奉军将领们轻敌自傲,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前头的苏北战役中,奉军歼灭的皖军麾下的两江陆军、浙江省陆军可不少,一战打下来至少彻底击溃两江陆军一个师,收编了一个师,再重创了敌军至少三个混成旅。段祺瑞带到苏北的七八万人里头,只有两万人的嫡系第四师以及万余省军残兵逃调了,其他的不是被歼灭就是投诚或者当了俘虏。
在过去持续了三个月的苏北会战中,奉军至少取得了杀伤皖军、鲁军近万余人的战绩,再有万余人就地反正加入奉军序列,另外有近两万人当了俘虏,其中这些俘虏大部分也是随后加入了奉军的作战序列。
苏北会战中,皖军至少损失了五万人。
作为对比,奉军的伤亡以及失踪、病加起来损失的兵力万人都不到!
但是皖军损失的这些人几乎都是那些省军,段祺瑞的嫡系主力第四师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考虑到第四师的战力,毫不客气的说别看段祺瑞在苏北里损失惨重,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伤及他的根基。
前头好几万人损失了后,人家依靠着江南、浙江地区搜刮的财富又是在江南、江西、浙江等地拉起了好几万的新部队。
过去的数月里奉军在扩军,但是段祺瑞也没闲着,不就是扩军嘛,只要手里有钱谁不会啊!
所以在奉军和皖军的战争里,实际上那些省军以及一些次要兵力都是陪衬,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还是还是双方手里的那几个主力师。
比如奉军麾下的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四混成旅,其余的几支部队包括卢永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