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历史已经改变(2 / 5)
说,安德烈对赵东云的了解还是比较充分的,远远超过了诸多和赵东云平日相处的那些手下以及袁世凯等北洋大佬对他的了解。
赵东云点头同意了开启重机枪的生产线,这个时候安德烈也道:“如果将军没有意见的话,我想代表我家上`将阁下正式下达一百挺机枪的订单,而且我们希望在后续两个月内能够交付!”
赵东云道:“我需要向福元机器厂那边询问一二,随后才能够给你正式答复,不过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安德烈道:“这个是自然的,将军的谨慎让人敬佩,此外,我还有一个请求!”
赵东云道:“哦,请说!”
“将军能否提高对我们每月供应的炮弹和子弹,此外不知道将军能不能供应我军的制式子弹?”安德烈试探性问道。
赵东云道:“这怕是有难度,现在的供应量已经是我能够筹齐的最大数量了,再多恐怕上头是要察觉了,至于贵军制式子弹,福元机器厂那边没有相应的子弹生产线,如果专门开设一条贵军制式子弹的生产线,恐怕得不偿失!”
赵东云如今给俄军提供的消耗性弹药,大头来之于福元机器厂,少部分来之于远东的国际军火市场,福元机器厂那边因为要提供整个北洋以及北方其他省份的弹药供应,所以能够挤占出来的产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说俄国人想要更多赵东云就能够拿出更多来给他。
至于俄式子弹嘛,这个要生产福元机器厂就得专门再购置机器弄一条生产线,加上聘请工程师,招募培训工人,建设厂房等花销,一整套下来少说也得几十万两银子花销,这么多钱投下去要收回成本,可是要生产好多年子弹的。
然而日俄战争能持续那么久吗?顶多一两年时间俄国人那边肯定不会继续下订单了,到时候生产出来的俄式子弹卖给谁去?
这可不是炮弹啊,炮弹的话改改口径就能够把75毫米和76.2毫米变来变去,然而子弹那可是区别大了,到时候一条花费了巨资建设的俄式子弹生产线估计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所以对于生产俄式子弹,不管是赵东云还是福元机器厂那边都是兴趣缺乏,反正福元机器厂现在各种弹药都是供不应求,没必要再分散力量去搞什么俄式子弹或者步枪的。
听到赵东云的拒绝,安德烈叹了口气,对于此事他本来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今天他的目的只是重机枪而已,至于其他只是顺带提一提,有希望最好,没有希望也没有什么问题。
两人随后又是谈及了双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