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第三混成协的改变(2 / 4)
光远又或者孟恩远,甚至是下面的那些管带、队官们,都无法避免北洋内部派系的争斗,赵东云和陈光远不用说了,上头一个是段祺瑞,一个是王英楷和冯国璋等人,因为派系的关系他们是针锋相对,几乎处处打擂台。
就算是中立派的孟恩远也无法避免,因为孟恩远是第三混成协里头的骑兵统带,地位说起来其实和陈光远相当,这样的人自然能够严重影响第三混成协内部的派系平衡,所以赵东云和陈光远都免不了要拉拢他,关注他。所以不管孟恩远愿不愿意,他都已经参与了第三混成协内部的派系争斗,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不会明显表态,在双方里游走,谁给他好处他就倒向谁。
而下面的管带和队官们虽然无法和段祺瑞、王英楷等人进行直接行的接触,但是在第三混成协内部的整体大环境下,他们也不可避免的参与到了派系之争。
所以说五月份之前的第三混成协,几乎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北洋派系之争的味道,而且火药味还非常浓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最初造成第三混成协内部派系斗争激烈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洋常备军右镇的归属之争。
当初段祺瑞和王士珍、冯国璋、刘永庆、吴长纯等人为了北洋常备军右镇的归属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当时的第三混成成还只是‘第三协’,原本预定为右镇的一个步兵协之一,可谓是处于众多北洋大佬争夺的核心,因为谁能彻底掌控第三协的话,就等于掌控了大半个北洋常备军右镇。
所以说当初的第三协完全就是一个暴风之眼,各个派系都想往里面伸手,无数眼睛都紧盯着。
如此也就导致当初的第三协自从成立之后,一直都处于激烈的派系之争!
也好在上头还有一个强势无比的袁世凯,这才能够强压着众多的派系之争保证第三协的建军速度,下面的赵东云和陈光远等人争夺归争夺,但是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编练新军上,如此才保证了第三协顺利成军。
当初第三协之所以有着诸多派系争夺,那是因为上头的大佬争夺右镇归属权,然而这种情况却是在五月份开始得到了改变。
五月份后,因为东北局势紧张,北洋新军被迫派遣部队进入辽东预防俄军南下,同时因为兵力紧张的缘故导致只能派遣赵东云的第三协前往。
而赵东云的第三协离开保定之后,也就是代表着离开了北洋的政治风暴中心,尽管还会受到派系之争的影响,但是绝对不会和在保定的时候那样严重。
离开保定之后,这个第三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