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指点江山(3 / 4)
武卫右军,赵东云才说常备军:“新建之北洋常备军的话,操法、营制相对于武卫右军而言更为合理,当得上我军之第一支现代化陆军,武备上也保持了全新的连发快枪和新式火炮,军佐也多是我北洋小站练兵时的老人了,兵员也都是良家子。如果战时能够得到军械、弹药、粮饷的充足供应,那么我常备军当得上普鲁士陆军的七成战力。”
这话一出,让在场的这些常备军的军官们一个个都是笑呵呵的,赵东云说常备军具备了德军七成的战力,就算这个数据上再打一个折扣,但也让众人非常满意了。
当然,他们都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赵东云话中的其中一句话:如果战时能够得到军械、弹药、粮饷的充足供应!
自古以来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而进入近代后更是如此,后勤的供应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而现在的问题是,北洋诸多新军能够在大战中保持后勤供应吗?
不可能的事!
别看北洋新军加起来才五六万人,但是一旦打起仗来消耗的弹药比国内的其他军队加起来都要多,而北洋自身又没有大型兵工厂,不但步枪、火炮需要进口,甚至步枪子弹、炮弹全部都需要进口,唯一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也就只有粮食和饷银了。
如果北洋新军和列强部队进行高强度战争的话,就算北洋新军的人员素质能够比肩列强陆军。
但即便如此,顶多一个月北洋储存的弹药就会消耗一光,而没有了弹药还能怎么打?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只能有两个办法,第一个自然是建立兵工厂,第二个就是加大进口,囤积海量的武器弹药,而以上这两点对于现在的北洋来说都不太现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袁世凯没钱!
前文说过,1902年时代的袁世凯是非常缺钱的,他不仅仅是收拾庚子事变中的一大堆乱摊子,还要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工商,修建铁路等等,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扩张北洋军力,包括扩张武卫右军、整编武卫右军先锋队以及新建北洋常备军和重建北洋水师,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海量的金钱。
其实1902年初的袁世凯别看他表面风光得意,但其实也挺苦逼的,为了钱不停的和清廷勾心斗角之余,还得和南方督抚们扳手腕,试图从南方省份挤出油水编练新军。
没钱的袁世凯为了建立新军就够头痛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拿出几百万去办个兵工厂或者大量囤积弹药。
而只要弹药不足,那么谈论北洋有多少战斗力都是虚的。
不过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