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六节(1 / 9)
十二月十九日,颜良和于毒分别从新野和穰城赶到位于夕阳聚的天子行台,拜见天子。
军议上,行台尚书令傅干分析了南北双方形势,详细阐述了襄阳在平定天下策略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荆襄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上、下游之间的中枢,其外围有桐柏山、武当山、荆山等绵延的山脉为险阻,内有汉水、长江等江河通往四方,自古便有“用武之国”之称。从东西方向来说,它是江淮、吴越和巴蜀之间的联系枢纽,从南北方向来说,它是关中、中原和江东、巴蜀各地之间的接合部,所以荆襄的归属,直接决定了统一大战的成败。
如今南北对峙,双方的战线东西绵延四千里,襄阳就处在这条战线的中间,攻克襄阳,汉军随即截断了叛军的防线,控制了长江中游,这样汉军上可以威胁巴蜀,下可以威胁江淮和江东,渡江之期指日可待。相反,如果汉军不能攻克襄阳,那么叛军随即可以以襄阳为中心,和东西方向的两个战场遥相呼应,协同作战,这将给北方造成严重威胁。今年叛军乘着我主力大军征伐大漠之际,三路同时北上攻击,就是一个明证。
南阳距离襄阳三百里,是荆襄的防御前沿,守住了南阳,荆襄也就安全了,而荆襄是东南的屏障,荆襄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江淮和江东的安全,因此,江淮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周瑜将很快做出反应,他们可能在年后再次出兵北上攻打中原,同时,巴蜀的刘备为了帮助刘表摆脱困境,也有可能出兵陇南,威胁长安。
“早在迁都长安之时,朝廷就拟定了平定天下的策略。”傅干说道,“稳定西北两疆和大漠是平定天下的基础,然后占据陇南,实现以拢之蜀之策,一旦以拢制蜀得以实现,攻占荆襄就成了当务之急。只要拿下了荆襄,切断了叛军整体防线,我们就可以南北夹击巴蜀。巴蜀收复,荆襄在手,江淮和江东彻底失去了屏障和支援,败亡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
“现在西北两疆和大漠在陛下、大将军以及数万将士历时三年的征伐中,已经稳定,以拢制蜀之策也在赵云、颜良和司马懿等诸位将军的努力下顺利实现,攻占荆襄随即成为平定天下最关键一战。荆襄平,则天下可定。”
※※※
接着傅干把南阳战局做了综述,仔细说明了当前大军攻打南阳的诸多困难。
“目前我们在南阳战场上占据了主动,形势十分有利,但如果大军不能在三月之前攻克宛城,把战线推进到襄阳城下,我们势必会失去主动。”
“开春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