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六节(2 / 7)
着远征路途的延长,远征规模和时间的增大,亏空也越来越严重,以致于现在陷入了深重的财赋危机。”
“成也土地,败也土地。”李玮叹道,“现在的事实摆在这里,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王公贵族、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们会逐渐控制朝廷的财赋命脉,一旦朝廷的财赋命脉给他们控制了,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肆无忌惮地逼迫朝廷增收赋税,结果是什么?和过去一样,百姓流离失所,流民成灾,暴乱此起彼伏,社稷摇摇欲坠。过去大汉有两百年的底子,它还能支撑一段时间,还能让我们保留一丝元气,在废墟上重建大汉,但现在呢?经过二十年的战乱,大汉虽然苦苦挣扎没有倒下去,但脆弱不堪,只要一阵狂风暴雨,就能把它彻底摧毁。”
“这就是现状。新政实施十几年了,它帮助朝廷走向了中兴,但同时它的弊端和矛盾也已经累积到足够危害社稷的地步,朝廷必须及时调整国策,在最短时间内缓解这种危机,把这种危害降到最低,以确保中兴大业能够持续发展。”
※※※
长公主理解朝廷的艰难处境,也希望天子和自己的窘境得到改善,但朝廷在重农的基础上利用抑商来增收的办法,历史上的教训很深刻,她不能不慎重。当年孝武皇帝改制成功了,但杀了很多人,几乎摧毁了大汉的商贾,而王莽失败了,败得很彻底,连社稷一起葬送。王莽篡国失败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改制严重损害了当时王公贵族、官僚富豪们的利益。你既然不让我们活,我们就玉石俱焚,一起完蛋,结果王莽完蛋了,社稷倾覆了。今天呢?今天襄阳还有一个天子和朝廷,这位天子甚至违背祖制,大肆分封诸侯,两下比较,谁能给予这些人最大的利益?不难想像,长安改制的后果,很可能是一系列的叛乱,最后是中兴失败,大汉再次倾覆。
长公主越想越怕,浑身冰冷,不寒而栗。
大将军离开长安前,曾要求自己把燕无畏和风云铁骑调到晋阳戍守,当时自己觉得大将军小题大做了,现在看来,不是大将军谨小慎微,而是自己盲目自信,根本没有想到朝廷面临的危机。大将军显然已经看到了朝廷的危机,他预感到大军远征西疆将给朝廷带来一场动荡,而远征西疆、稳定北疆是朝廷的平叛策略,为了实现这个策略并确保中兴大业的成功,这场动荡是必要的,但这场动荡的中心是自己。李玮改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自己的支持,只要自己同意了,诏告天下颁布执行了,矛盾也就彻底激发了。
这场矛盾激发的后果有两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