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九节(1 / 10)
深夜,北疆军撤到长陵。
简易的军帐内,麴义在昏暗的烛光下烦躁不安地走来走去。
自己已经把李弘和徐荣的联名书信读了不下百遍,现在几乎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了。书信中说得非常明白,此仗主动求败,目的有三。
一是保存实力。袁绍、蒯越、韩遂、马腾的联军有将近十万人,在张济、王方和皇甫鸿可能临阵倒戈情况下,战败退出是最明智的、最稳妥的办法。月初南山亭大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造成此次勤王陷入被动,如果再不惜代价勤王,天子的安全就很难保证,另外北疆军的损失也非常惊人。如今北疆铁骑主力全部在关中战场,赵云的河北铁骑,庞德的风云铁骑,卫峻的乌拉尔山铁骑,对大汉最为忠诚的日逐王刘冥的匈奴铁骑,这四大主力铁骑军一旦折损过半,北疆军还能否确保拿下关中?即使拿下了关中,将来大漠和边郡的驻防怎么办?将来平定天下尤其是攻占中原的时候怎么办?
二是有效消耗进入关中战场的各方势力,尤其是袁绍、蒯越、韩遂和马腾的实力。此仗之所以明知必败还要打,这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各方实力削弱了,彼此相差无几了,那么对天子的争夺也就更加激烈了,关中之战也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等到他们再次打起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再次勤王的机会,就可以以最小代价救回天子。
年初我们等到关中大乱再出兵勤王,不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吗?无论多么凶悍的老虎,也斗不过群狼的围攻。虽然现在我们可以图一时痛快,不惜一切代价强行救回天子,但我们自己被打得奄奄一息了,那么这个勤王还算成功吗?这个勤王还有意义吗?
三是只有打败了,我们才有放弃勤王、撤兵河东的理由。此仗我们可以不打,也可以用其它办法避免战败,但我们到关中是去勤王,是要听从天子的旨意,所以我们不但要打,不但要主动陷入被敌人前后夹攻的困境,更要打得惨烈,打得要让人家相信,我们北疆军不是不勤王,而是实在无力勤王了。否则我们放弃勤王、撤兵河东,肯定要遭到天下人的指责,遭到长公主和河北大吏们的痛恨。
现在这一仗自己打了,也按照大将军的要求,打败了,打得让天下人都知道,北疆军无力勤王了,但北疆军真的无力勤王了吗?不是。自己在大将军的授意下,成功说服了韩遂,得到了韩遂的帮助,从而保存了主力铁骑,非常顺利地撤出了战场。目前北疆军完全还有实力继续打,继续在关中和各方势力对垒,寻找勤王的机会。
我真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