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节(1 / 9)
十一月下,邯郸。
龙骧将军徐荣书告李弘,关中局势动荡不安,攻击函谷关之策,建议还是放弃为好。
十月初,段煨和王方因为驻军武关的事发生争执。两人都不愿驻军于冯翊郡的临晋城,因为黄河对岸的蒲坂津驻有北疆军,北疆如果要勤王,临晋城首当其冲就要遭到攻击。李和郭汜等人要保存实力,当然不会让王方去,但皇甫嵩、朱俊却执意要段煨驻军武关。贾诩认为段煨虽然也是西凉人,但他参加了诛杀董卓,不能信任。如果段煨和袁氏兄弟联手,打开武关,把袁氏兄弟放进关中,那关中就危险了。
双方为此闹得很不愉快。李眼看关中渐稳,李弘又出兵幽州短期内无暇顾及关中,于是他和郭汜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从皇甫嵩和朱俊手上拿回权柄。
在皇甫嵩和朱俊主掌权柄的这段时间,西凉诸将高度紧张,时刻提防着长安士人,唯恐自己重蹈董卓被杀的覆辙,郭汜、王方等人早就受不了了。当初请皇甫嵩和朱俊回长安主持国事,是为了稳定关中,阻止北疆军攻打长安,如今这个目的已经实现。另外,从李弘近期一连串举动来看,他好象并无勤王之意。李弘急不可耐地出兵打幽州,明显就是为了巩固河北三州,图谋自己的霸业。如果李弘霸业有成,实力骤增,关中迟早都要成为李弘的囊中之外,所以尽快利用关中优势,迅速发展实力,成了西凉众将的共识。要想扩军备战,就要自己掌控权柄,自己控制天子和关中财赋,这也是西凉诸将梦寐以求的事。
借着段煨和王方争执不下的机会,李、郭汜等人带着军队冲进了未央宫,逼着天子下旨,罢免了车骑将军皇甫嵩、骠骑将军朱俊和太尉杨彪。
天子诏告天下,转拜李为车骑将军监领司隶校尉、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三人参隶尚书事。转拜张济为骠骑将军,驻军潼关。段煨、王方等统军将领皆被拜为将军。
长安朝廷中的大臣们大为愤怒,拒绝上朝议政。
尚书令士孙瑞出面调停。尚书贾诩也一再劝谏西凉诸将。李等人担心长安出现混乱,随即退让了一步。
天子又下旨,拜皇甫嵩为太尉,赵谦为司徒,朱俊为太仆,杨彪为光禄大夫。皇甫嵩、赵谦和淳于嘉三人同时参隶尚书事。
到了本月中,段煨还是坚持驻军武关,拒不遵从李的军令。司徒赵谦和段煨是亲戚,两人来往密切,而赵谦近期又和关中门阀频频走动。李接到密报后,立即命令部下悄悄抓了一批关中门阀的子弟,一番严刑拷打,竟然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