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五节(2 / 7)
大汉国和天子的忠诚?”
众臣恍然大悟。
※※※
大臣们随即商议具体的对策。
北疆今年用于河套以南屯田、迁移灾民、修葺城池的一百亿钱可以调拨,但考虑到今年黄河下游再次发生大水,并州必须接受更多北迁的灾民。
因为灾民大量涌入并州,北疆的确需要增加更多的屯田区域,所以朝廷同意李弘的要求,增加包括河东郡在内的六个郡给北疆屯田。
同意车骑大将军在十年内总督十五郡的军政,再加上他还要兼领三州两郡的兵事大权,所以朝廷认为并州牧的确没有设置的必要,因此免除了董卓并州牧一职,但朝廷认为并州必须重设并州刺史一职。
在十年的屯田期内,不确定因素太多,再加上并州本身的贫瘠,朝廷同意这十五郡在十年内无需向国库上缴赋税,但朝廷认为这十年期应该从中平四年开始算起,也就是说还剩下七年时间不用向国库上缴赋税。
考虑到北疆的现状和大汉国财政的匮乏,朝廷不同意李弘在北疆组建三十万边军,只同意李弘保持现有的二十万边军规模,这其中还包括十二万屯田兵。当然李弘所要的那五十亿钱的建军军资也就没有了。
现在长平公主已经到了河间国,只有渤海王还羁留在洛阳。不过渤海王何时返回藩国,只能由天子和太后钦定。
至于李弘要求在十五郡驻军,以驻军校尉兼领太守的事,还有在冀州驻军,以冀州赋税填补幽并两州的事,朝廷绝口不提。
最后,朝廷要求车骑大将军李弘立即重整兵马,准备在八月北上征伐鲜卑国。
※※※
大臣们的这个奏议被赵忠和张让两人带到了长秋宫请太后过目。
太后听完赵忠的禀报,又仔细看了一下奏议,然后说道:“本宫对朝政的事不是很懂,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只要李弘能戍守北疆不再南下就行,但小董侯无论如何不能离开京城。”
“臣也是这么想。”张让说道,“李弘提出要在冀州驻军,又要渤海王归国,这明显就是想在北方拥立渤海王为帝嘛。现在太尉大人刘虞就在幽州,如果李弘和他联手拥立渤海王,这事情就不可收拾了,将来国家要大乱。”
何太后惊慌地问道:“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以臣看,还是把渤海王改做陈留王吧。陈留郡就在京畿附近,陈留王即使要归返藩国,也在天子身边,掀不起什么大浪。”
何太后大喜,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