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棒子来了(3 / 4)
华调侃着说道。
徐忠不解地问道:“林总,你说的是什么棒子啊。”
“就是那些韩国人啊,怎么,你不知道这个说法吗?”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徐忠摇摇头,笑道:“林总,这又是你给人家起的外号吧?”
林振华道:“这可不是,他们叫做棒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史记记载,最迟在明朝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棒子了。”
“不会吧?”一直坐在后排座位上闭目养神的张逸华插话道,“我怎么没听说过?”
不得不说,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知识是比较全面的,张逸华说自己没听说过,也就意味着林振华的这个说法至少并不是什么正史上的说法。林振华其实也不知道韩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自称棒子的,他刚才只是信口雌黄而已,否则也不会让司马迁穿越到正德年间去写史记了。
前一世的林振华算是个网络青年,他对日本人带有仇恨,对欧美人有一种不忿,但对韩国人,他连生气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当成一个笑话来看待而已。不过,他的这种心态,在1993年的中国是属于比较另类的。当时,韩国企业和韩国产品刚刚进入中国大陆,许多中国人都非常崇拜韩国,曾经风靡一时的“韩流”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刮起的,一直刮到21世纪的前几个年份。
“林总,我倒是觉得棒子这个词挺贴切的。”徐忠说道,“我没有和韩国人直接打过交道,不过在时候在路上看到韩国人,的确觉得他们挺……”
说到这,他停了下来,一时找不出一个很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感觉。林振华笑道:“你是不是想说他们挺轴的?”
“轴?”徐忠愣了一下,随即便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这种感觉,叫做挺……轴的。”
轴这个词是北方人的说法,南方人并不习惯,不过,汉华公司也有不少北方人,所以徐忠也多少懂几句北方话。
“西海服装株式会社,高阳机床公司,武山电子,辰光机械……”林振华一家一家地念着那些韩资企业的牌子,脑子里突然一个念头一闪,不禁脱口问道:“小徐,你有没有关注过,在浔阳的韩国企业主要是哪个行业的?”
“哪个行业?”徐忠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毕竟只是一个司机而已,平时哪会去想这样的事情。
张逸华说道:“我倒是关注过,好像主要是机械和电子两个行业吧,对了,机械比电子要多,光是咱们汉华重工周围,就有好几家韩国的机床企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