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中国汉华(3 / 6)
这充分说明林振华同志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企业家、改革家。对于这样有能力的同志,我们的确是应当给予他更多的自主权,让他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地去闯。”
有了这样一个开头,后面的讨论就完全放开了,各省市以及各部委的领导干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向老人家请示有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老人家频频点头,不断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胆去试,不要争论。
到了要离开的时候,老人家意犹未尽,他看看林振华,说道:“小林同志,你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如雷贯耳啊。你为国家做了不少事情,你受了不少委屈,我也没什么可以送给你的,这样吧,我为你们汉华题一幅字,你看如何?”
这还能如何?林振华如果不是脑袋被驴踢过,还能对这种天大的好事说不吗?
工作人员们迅速地找来了笔墨纸砚,老人家站在桌前,对着一幅上好的宣纸,对林振华笑着问道:“小林同志,你希望我写点什么呢?”
林振华想了想,说道:“不敢麻烦小平同志太辛苦,我斗胆想请您为我们公司题写一个公司名称吧,就写汉华重工四个字就可以了。”
老人家微微一笑,提起笔来,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了六个大字:中国汉华重工。
几个月后,汉华重工正式改名为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在去办理工商注册的时候,工商局的办事人员提出来说,企业名称里是不能随便带有“中国”二字的,要求汉华方面修改一下。
负责去办事的彭少哲呵呵一笑,亮出小平题辞的影印件,结果立即就把对方给震住了,注册过程从此毫无障碍。想想看,小平同志都说这是“中国汉华”,浔阳市工商局有再大的胆量,也不敢把它改掉吧?
就在企业更名的同时,汉华重工的所有制结构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江南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领导指示,将汉华重工作为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林振华将自己实际控股的鲁中机床厂、汉鲁机床公司、江南省实华电器厂等单位正式并入汉华重工,从而使自己在汉华重工拥有的股份超过了50%,而原来由省轻化厅持有的国有股则由44%下降到了20%。
除了林振华和江南省政府分别持有的股权之外,汉华重工余下的近30%股权分别分配给了集团的高管以及创业时期的一些老职工。
拥有股权最多的,是岑右军兄弟俩、褚红阳、彭少哲和赵勇群,这几位都是林振华最早的合作者,现在也到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