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质疑(2 / 3)
。在临床实验结束之后,立即对这些病人采用解毒液进行治疗。当天,绝大多数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愈出院,剩下病情中度的病人,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最后那些危重病人,则需要继续观察,主要是担心愈后后遗症的问题。
但是这一下,一次性涌进数千病人,附属医院的工作就有些难以开展了。急诊中心的观察病房全部挤满了病人,就连急救大厅与楼道间到处都满是病人。
好在解毒液是口服液。附属医院将来诊的病人进行区分。病情轻微的,交了费用,领了药就可以回去服用,有需要的话,可以在以后到医院里来进行复查。情况稍微严重的,则尽量安排在医院里停留。只有危重病人才安排住院。所有的病人办理好手续,缴纳费用之后,就可以进行特效药治疗。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发出特效药的消息很快在京都传开。京都医院的周长奇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不会觉得意外,毕竟他事先已经从杨玲乐等人这里得到了消息。当时还是怀疑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发出特效药。现在却已经变成了事实。
但并不是所有医院与同行像周长奇一样对这个消息毫不质疑。实际上,这个消息一发布出来,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中医药附属医院在炒作。这样的中成药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中药在一些疾病的防治上确实有一定的特色,但是疗效慢这是中药的一大特点,也是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掣肘。
多家医院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医药附属医院打听解毒液的情况。当然大多数的医院虽然对解毒液抱以怀疑的态度,却至少有人会跳出来进行态度鲜明的质疑。毕竟大家都是同行,面子上的涵养还是需要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是按捺不住。当然也许人家心里清楚得很,就是抱着通过事件把自己炒热的目的。最先跳出来质疑解毒液的人是一个归国医学博士。京都医院的何作舟医生是一名海归,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一回来目高于顶,一般的同行根本不放在眼底,但是在医院里业务水平却并不一般的医生高多少。虽然国内的医生大多是国内医科大学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名气与影响力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比起来,确实差距很大。但是国内的医生可都是海量的病例与操作真金火炼出来的。随便一个外科医生,一天下来,随随便便大小手术十几台。这样海量手术,操作能力不强才怪。
反而是何作舟自己眼高手低,在医院里拿丰厚的收入,动手能力却不如一般的一声。何作舟虽然是见过大场面,见识过高精尖手术的大世面。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