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舍粥(2 / 4)
大送去沐家,给七公子。信刚写完,路三娘就带着账册过来了。
现在兵荒马乱的,顾婉又是挨过饿的人,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粮食的积累,早先没少往家里存粮,他们郭家屯其它人家,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粮库、地窖,哪怕遇上灾荒,一两年内,也是吃喝不愁的。
顾婉想了想,干脆往地窖里封存了一批,保证家里能挨上半年的口粮,就把自家粮库里,其它的陈粮,新粮都搜集出来,又通过沐家,和涯州城几个大粮商沟通了下,低价购买了一批粮食,就在家门口开设粥棚。
钱婶子,路三娘都说顾婉心善,顾婉只是笑了笑,“虽然杯水车薪,可能做多少做多少,求个心安罢了。”其实,顾婉当然是好心,可她更怕灾民长时间没有吃食,饿着肚子会生出祸患。
当年在大庸,她就遇上过好几次灾民冲撞大户人家,粮库被哄抢一空,还闹出人命的事情,那时候,顾婉只是深宅妇人,除了胆战心惊,生怕自家遭难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可重活一世,她能自主,就想着尽量多做点儿事,让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度过灾年。
说是舍粥,也用不着顾婉去做体力活,王大、王二,还有家里的护卫们,把搬运粮食的活儿都干了,顾婉最多跟着钱婶子,路三娘,还有家里几个厨娘,帮着在院子里架上几口大锅,开始煮粥,宝笙、宝琴、沫儿,就带着小丫头们负责把一勺一勺的热粥,放进灾民的碗里面。
一开始,灾民聚拢的不多,后来,听说顾家舍粥,越来人越多,郭家屯的乡亲们听说,好多有闲工夫的婆子媳妇,也都来帮忙。
郭玉柱还做主,贡献了一些家里余粮。
确实如顾婉所说,顾家这一点儿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到了第五日,粮食就快见底了,这还是顾婉趁着忙乱,没少偷偷摸摸地从商店里购买粮食补充进去,才能坚持到现在。
吴管事指挥着从粮库里往外搬运粮食的时候,还有点儿纳闷,觉得自家的粮库别看不大,可实际上够能盛放粮食的,两天前他就以为粮食要见底了,结果硬是又坚持了两日,里面然还剩下不少。
当初顾婉建自家仓库的时候,除了明面上一座,村里一座,还在地下建了不少。所有粮库,银库,还有地下室,都修建得非常复杂,门洞众多,路线也崎岖,还设计了不少机关暗门,光是设计图,就用几十张,下人们几乎都弄不清楚家里到底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地下粮库。
家里的下人,都以为主人家是担心战祸,打造藏身地,也不以为怪,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