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逼婚(2 / 7)
沈若兰也很喜欢孩子,她跟竹儿菊儿一样,在确定娘怀了身孕后,就开始盼着小弟弟或小妹妹快点儿降生了,一想到家里即将有一个粉粉嫩嫩的小家伙儿,奶声奶气的喊她姐姐,沈若兰的心都软成一滩水儿了!
第二件事:自己家的两个作坊扩大规模了。
原来是粉条和干豆腐卖太好了,生产出来的产品供不上那些女人们出去卖了,于是沈德俭果断的又定了几套工具,又从别的村子雇了不少人来作坊干活,以保证市场的供应。
这一下子,不少别村的村民也有活儿干了,家里的收入也大大的增加,他们猫冬时也不用吃稀的,来年也不用怕春荒了。
这些,都是沈老二家帮他们的,如此一来,大家对沈家的感激之情简直难以言表,就差没给他们立长生牌位了。
沈若兰对老爹的做法也十分满意,其实她不缺钱,现在空间里还有三万多两银子的存款呢,这老些钱就是他们一家子躺着花,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可是她仍然坚持开作坊,目的就是为了拉扯一下这些吃不上溜的乡亲们,好让他们也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
现在,在他们家的帮助下,很多村民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还有的已经奔向小康了。如此,也不枉她张罗一回,费的这些心血了……
晚饭时,沈德俭感慨的对沈若说,“没想到咱们的粉条和干豆腐卖的这么好,本来爹还犯愁这老些土豆地瓜黄豆的咋往出卖呢,这下好了,不用犯愁了!”
沈若兰笑着说,“这算不得什么,我打算等明年再买几百亩山地多种些土豆地瓜和黄豆,把咱们的粉条和干豆腐推广到全国去,赚他个钵满盆盈的。”
听到女儿的这番豪言壮语,沈德俭连连点头附和,“嗯,这个主意不错,我看行!”
现在,沈德俭现在对自己这个闺女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她说啥他都觉得是对的。不光是他,现在全屯子人提起兰儿来,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竖大拇指的,都说老沈家祖上积了大德,才生出这么个能耐的好闺女来。
**
吉州城陈将军府邸
红棉先后接到了两封信,一封是段元焕写来的,信中告诉她,他不知道沈姑娘的下落,对此表示遗憾和道歉;而另一封信则是匿名的,信很短,简单干脆的告诉了她沈姑娘的下落——就在农安县七松镇的靠山屯儿里。
红棉拿到信后,看着两封信,呵呵的笑起来。
看来,段公子的后院儿也不大平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