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决不能娶(2 / 6)
为找到了借口。
那个借口就是,母亲在撒谎,那件事儿本来就不存在,是母亲故意抹黑!
心里认定后,他坚决的说,“母亲,我跟安安已经有了肌肤之亲,儿子身为男人,顶天立地,岂能做过了就不认账了?所以这次无论您同不同意,儿子都必须娶她!”
荣欣大长公主知道鲁元对安安的感情,也知道自己劝是劝不动的,就说:“宫里并未宣布湛王和安安解除婚约,你就这样大刺刺的求婚去,置太后和湛王的颜面于何地?又置安安的名誉与何地?难道,你想叫安安背上一女二嫁的名声吗?还是想陷咱们荣欣大长公主府于不义的境地?”
鲁元是性情中人,他可以不在意自己的荣辱生死,但是却不能不在意安安的名声和母亲的声誉,所以,在听到母亲的质问后,他滞了半天才开口。
“母亲,是儿子思虑不周,让母亲生气了,儿子从未想过要置咱家于不义之地,也从未想过要安安背负骂名,既然母亲想到儿子求旨赐婚的弊端了,儿子就先不去求旨,等缓缓再去也是一样的,但只是,儿子这辈子已经认准了安安,就算现在不能明娶她,也迟早会娶她的,还望母亲心里有个数。”
荣欣大长公主见儿子松口,心里稍安了些,只要他不张罗着立刻迎娶,她迟早会有办法揭开安安的真面目,让他儿子悟过来,不再为她着迷……
宫里
孝端太后泪流满面的躺在拔步床上,从打接到老七出走,还把王爷的金印金册交给皇上,连大将军之职都辞掉了,太后娘娘的眼泪就没有住过,她絮絮叨叨的骂着老七不孝,又骂沈若兰狐媚子勾人,把她好好的儿子勾去了魂魄,变得忤逆不孝…。
玉容长公主陪在她的身边儿,一边宽慰太后,一边儿对老七的前途表示担忧。
“母后,您别哭了,还是先想想老七将来怎么办吧,皇上虽然保留了他的爵位封号,但是却没下旨召他回来,我看,他这三十万大军的统领之权怕是不保了……”
孝端太后恨铁不成钢的哭道:“他自己不争气,要别人怎么帮他保?便是帮他保了,他自己不想要,别人买又有什么法子?”
“母后,那我们怎么办呢?要不要去找老七?总不能就这么放任他堕落下去吧!”玉容长公主发愁的说道。
孝端太后擦了擦眼泪,说:“咱们还能怎样呢?他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又臭又硬的脾气,他决定的事儿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罢罢罢,就由着他去吧,等他撞了满头的大筋包才知道是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