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3)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扉,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风寒深情地,投入地,抑扬顿挫的朗诵出了这一首,叶秋刚刚补全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叶秋在《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距离的那一卷,引用了一小段这首诗,结果让风寒等诗人喜爱不已。
当叶秋念出整首诗之后,风寒等人更是把叶秋当成了他们“自己人”。
经典就是经典,当风寒朗诵完这首诗歌之后,哪怕是那些原本有些嫉妒叶秋的作家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首极好的诗。
而反观余丁的脸色却就不是那么好看了,他刚刚把《第一次亲密接触》贬的一文不值,结果,下一刻,风寒就朗诵出了这么一首绝佳的诗歌来,而这首诗歌却是叶秋的作品,这还是用词太过随意吗?
风寒下去了,可是让余丁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另外一名诗歌获奖者,居然说了一番和风寒类似的话。
然后又朗诵了一首更让人浮想联翩的诗。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如果是平常人听了这首诗,或许只会觉得,这首诗很有意境,却不一定会想到什么。
可是作家文人们是什么人?他们是出了名的食脑之人,也是出了名的脑回路和其他人不同的文艺人。
这首诗好吗?当然很好,可是这首诗,在作家们的脑子里却是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许多联想。
叶秋这首诗想表达什么?
余丁一直在批判叶秋,他和叶秋有过节的事情,作家圈说大很大,说小却也很小,一直以来,似乎一直都是余丁在找叶秋麻烦,而叶秋呢?
是不是像诗句所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人家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相比之下,余丁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有些太睚眦必报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