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章 引经据典(3 / 4)
苦。那种骨髓中的痛苦,接骨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小雨与药师都好奇的看着王潇,两人也是很好奇,王潇将会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治疗。
他们很好奇,王潇将会花费多少时间治疗。须知,王潇的时间不多,只有两个小时。而且除了这个病人之外,外面还有几十个病人等待着。
突然间,只见王潇睁开眼睛。他抓住了此人的肩膀,使用正骨法的手法,摸筋寻骨的手段,快速的判断每一块骨骼的部位,以及每一处骨骼脱臼的部位,受伤的部位。
这种医术说起来似乎不难,好似很简单,可实际上极其的艰难。不但要求对人体结构的了解,更要求手法恰到好处,速度够快。
如果王潇不能一气呵成,如果他的动作不能行云流水,都将会失败,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治疗的手段,中途不能停留。一旦治疗后,就必须要一致性完成
摸到了,王潇终于寻找到对方肩膀部位一处脱臼的骨骼。正骨法治疗很讲究,一般在治疗时,如果病人全身骨骼都有脱臼以及受伤的情况下,先得要从肩到脚的顺序治疗。
如果病人的头部也有伤势的情况下,那么头部的治疗则要放在最后。顺序也极其的讲究,千万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后,后果不堪设想。
就好似拼图一样,必须要有严格的程序。一旦弄错了顺序,后面的图就无法拼接。引经据典,这四个字被很多华夏国的中医们引用,而且也很遵守。
引经据典虽然好,但也有弊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治疗病人时,只能按照古典上的记载,引用即可,不要自作主张的改动。
古代时候,皇宫中的御医们都只会引经据典,不敢自作主张创作新的治疗办法。为何,因为一旦出错后,也不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只是按照医书上的办法进行而已,就算失误,也只能是古人的错。若他们自作主张创作新的治疗办法,一旦出现失误,就要被砍头。
在王潇看来,引经据典虽然没错,但只是故步自封而已。有些情况下,引经据典可以,但有些情况下,得要适当的创新。
如果所有中医,所有人都引经据典,华夏国的中医也就无法创新,新的医术将不会诞生,这是巨大的损失。
很多学中医的人,由于故步自封,只引经据典,没有创新的意识,所以也影响到中医的发展。在这领域中,那些学习中医的人,就不如学西医的人。
西医的人们,无法引经据典,所以只能不断的创新。然而,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