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4)
次日一早,蒋爱国就趁着太阳还没那般烤人,带着草帽就往镇上赶。这个年代,又是小地方,收益比较好的厂子就是化肥厂,饲料厂,水泥厂和钢铁厂。厂子不多,而且也不仅仅分布在蒋爱国所在的镇上。蒋爱国镇上的是化肥厂,推荐蒋爱国做生意的,就是今日帮着结账的王主任。
这王主任跟蒋爱国家是没半点关系,两人之前也不认识,故而蒋爱国能接这笔生意,这村子里的人背后没少夸他,道这蒋爱国平时瞧着不咋滴,嘻嘻哈哈 ,没个正行,人也懒散的很,如今这一成婚,不仅懂事沉稳了,还有出息了。
如今这个年代,庄稼人都是有门手艺的,农忙的时候在家里种田养猪,闲了就靠着手艺吃饭,基本上也是等着生意上门,或者亲戚朋友,你帮我我帮你,拉关系做事的。总之不怎么出远门,也不靠手艺发财,靠的还是地里的庄稼。所以蒋爱国老爸对土地特别看重,只道土地是老百姓的根。
蒋爱国之前的几笔木匠生意,都是人家自己找上门的,村子里的,亲戚村子里的,拐着弯的,总能扯出几个熟人出来。
前些日子,手头上的生意都弄完了,这不,在家里闲着,也没生意上门,一盘算口袋里的钱,蒋爱国急了,赶明年媳妇晓晓要是去读书,这钱肯定不够。这不,当天就把家里的纸箱子给扯了一大块下来,而后用毛笔写了大字,木匠师傅,蒋爱国,上门服务。
当天下午,拿着牌子就往镇上赶。
蒋爱国的村子离镇子可不近,这中间还得过个小山谷谷,当然日后这山谷谷会被修成高速公路的,到镇上骑个电动车15分钟就能到。但如今可不是这样啊,这七拐八拐的,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所以,村子里的人,也就赶集的时候爱去镇上逛逛,那些上了年纪的女人,一年都不一定去趟镇上,着实不方便。
蒋爱国出门找生意,他爸妈瞧了,说他异想天开,怀疑这样就能找到活计做。还劝了几句蒋爱国在家休息,管好庄稼就好。他爸蒋康更是说他懒鬼,不想做田里的活计,去镇上打野去。倒是他媳妇刘芳晓害怕他累着,说要再养两头猪,多养点鸡鸭,总能攒到钱的。
总之,在这样的局面下,蒋爱国连跑了3天镇上,才碰着王主任家要打碗橱,也就得了第一笔生意。那个年代的一家之主,除了吃饭的本领厉害外,其他多多少少知道点皮毛。就平时做的小椅子,就是做的丑了点,但真做起来,还是能做的。
当然,蒋爱国着眼的自然不是一般的一家之主,这种自个儿就能缝缝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