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 / 4)
德太妃迁宫了, 从慈安宫直接搬去了西宫,比起她往日趾高气昂的模样,现在就像一只败家之犬。
虽说后宫之事影响不到前朝, 但还是有不少人议论纷纷, 但很快他们就没空再讨论这些了。
虽说重开海运, 但朝廷众臣还是对此心有疑虑, 有赖于赵瑕先前甩出的这几年的海运收益,这才调动了一番积极性。却也不如那些嗅觉灵敏的大商人,哪怕跟船出海要被朝廷收很大一笔税, 但也阻拦不住他们的热情。
而在临近冬天的时候,这一批出海的人回来了。
虽说船和人员都有损耗,但这完全比不上这一次出海的收益。所有人这才知道,原来海那边还有那么广袤的一片土地。那里的金银就如流水一般, 一块茶饼就能换到等量的金子, 他们的瓷器和刺绣被疯狂追捧,所有人都对于神秘的东方古国如此向往。
出海的事情在朝野和民间被炒的沸沸扬扬, 而赵瑕却与几位重臣在商讨到更远的的事情上了。
这一次其实还只能算是试航,所以船队到达的地方并不算非常远, 往后必然还是要走更远的, 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这一次出海收益可观,朝廷光是靠着税收就已经赚了个盆满钵满,户部尚书这几天走路都带着风,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也是最积极的。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多开放几个港口,除了淮海卫, 九龙卫、深港卫也可以逐步开放,如今还是有不少番邦洋夷滞留在淮海卫,臣以为……”
兵部尚书打断他的话:“行了,这些都是小事,臣以为还是应当考虑如何发展海上兵力的事情,这一次就有不少士兵根本无法适应海上风浪,为了以后长远发展,臣以为……”
工部尚书这才慢吞吞地接口:“还有更合适远航的大船,以及适合海船的兵器,这一次损失掉的两艘船足以为戒。”
众臣都在议论纷纷,但其实一时半会也商量不出什么,毕竟眼下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如今炙手可热的淮海卫。自从傅灵均回京养伤,淮海卫那边便是她的副手在管理,初时还好,如今随着海运开放,整个淮海卫鱼龙混杂,是不得不需要她再回去坐镇了。
还有就是因为如今航线开通后,那些海盗简直就像是嗅着血腥味的鲨鱼一般,他们不敢打劫大船队,但对那些小船队却并不手软,长此以往定然是不利于海运长期发展的。
在淮海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不少岛屿,因为物资匮乏,岛上的人几乎靠着劫掠为生,那一座座如明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