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4 / 5)
上去,带甲骑兵断后,并分出一般护在队伍左右。
这队骑兵人数不过数百,但气势磅礴,显然是真正经过沙场洗礼的,有了他们护卫在侧,诸文武勋贵的心又放了放。
一行人并未受到西山禁卫军阻扰,速度很快下了西山,往西南方向疾奔而去。
刚下了西山不久,负责跟踪越王的探子又有消息传来,越王果然往京营方向而去,正好进入他们事先设计好的伏击圈。
是的,赵文煊早猜测到,越王会往京营而去,在半月前,他便准备在某段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圈,虽建德帝提前驾崩,但人手也及时到了位。
这归功于他前世的记忆。
上辈子,即便赵文煊再不怎么关心京城,建德帝驾崩前后的大事,他还是很清楚的。
京畿一带的兵力,主要是京营二十万大军,以及金吾、虎贲等皇帝亲卫。前世,建德帝同样驾崩得很突然,根本没留下只言片语,当时,由于没有秦王的介入,太子与越王还是平分秋色的。
由于建德帝的平衡之道,通州常平仓一事被压下了,东宫基本没有损伤,太子不但没有劣迹,反而拥护者众多,先帝崩了,他上位是件很正常的事。
照例,他应该顺理成章接受朝堂、兵权等,所有建德帝手上的东西,越王不过苟延残喘,日后收拾便可。
但很奇怪的,越王居然能接手了京营一半兵马,足足十万大军,加上他岳父成国公掌握的两个卫,他兵力甚至要胜太子一筹。
几次指挥得当后,越王竟反胜太子,若非赵文煊及时赶到,他恐怕会真能干掉太子,顺利登基称帝。
问题来了,越王是怎么接管京营一半兵马的呢?要知道京营的统领者,都是建德帝的心腹,能当皇帝心腹并掌兵权的,可不是庸碌之辈,能被轻易诱惑或者蒙骗的。
太子才是新主啊?
这般仔细分析一番,答案呼之欲出,这必然是越王在建德帝临终前,得到了皇父的掌兵信物了。
赵文煊猜测是副印,毕竟虎符这玩意,谁也轻易不能乱碰的。
而且这肯定并非正常渠道得来的,否则,建德帝不如干脆留下遗诏,传位与越王,这不更合情合理吗?
这事既然前世发生了,这辈子也很可能再来一次,赵文煊便提前在去京营的必经之路上设了伏,欲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殿下,事成了。”徐非声音中有喜意,“若是能一举击杀越王,那便再好不过。”
赵文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