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5)
偌大的外书房中, 墙角处各立了一个人高的十五连盏烛台, 由上至下放满了如椽巨烛, 巨烛早已被燃起,室内亮如白昼。
橘黄色的火苗微微跳动, 烛光照在赵文煊英俊且偏冷的侧面上, 他眸光并无波澜,只薄唇轻启,吐出两个字,“东宫。”
他声音冷淡, 并不大,神色也丝毫不变,但在座数名谋士俱心下一颤, 齐齐垂下眼帘。
须臾, 韩易水稳了稳心神,拱手道:“我等谨遵殿下之令。”
话罢,诸人便照现今情形,展开了详细讨论。
昔日赵文煊养于坤宁宫中,虽如今与太子已是竞争对手,但于情于理, 他矛头应更对准越王才是,毕竟, 东宫如今已是三皇子中最薄弱一个。
赵文煊的指示方向让人遐想连篇。
不过, 对于韩易水等人而言,他们只要按主公的示意办事即可, 这里面的纠葛并无需理会,终归这皇家关系错综复杂,其中龌蹉不足为外人道。
不知道才是大好事,能进这大书房议事的,就没有一个笨人,大家心照不宣,略过诸般不和谐的疑问,开始针对打压东宫展开一连串商讨。
这讨论从酉时中开始,一直到持续道亥时末,诸人终于把初步计策定了下来,赵文煊瞥一眼滴漏,便让诸人散了,明日再议。
诸人施礼后,鱼贯退出,他独坐在案后思索良久,方站起,出了门登上暖轿回屋。
这回屋,自然是回的明玉堂,虽然顾云锦娘俩没在家中,但赵文煊每天都会回到二人屋里歇息。
虽孤衾独枕,但被褥间仍残留着她的馨香,这令人眷恋的甜香环绕着赵文煊,他一天紧绷的心神才能得以彻底放松。
赵文煊轻轻一叹,书信不过稍解相思,他很挂念她们娘俩了,哦不,是娘三,还有他待在娘腹中的小闺女呢。
小闺女,实在是个让人身心愉悦的存在,他绷紧了一整晚的唇角,此时不禁微微扬起。
暖轿抬进了院门,在庭院中落地,小太监打起轿帘,赵文煊下轿,大步往正房行去。
他身姿挺拔,威仪赫赫,明玉堂留守诸仆见了主子轿舆,俱齐声行礼问安。
赵文煊大步进了正房,紧跟其后的廖荣抬抬手,替主子叫起众人。
诸仆方起。
立在回廊上的红杏抬头,刚好瞥见秦王背影。
旁边小丫鬟也见了,语带感叹道:“殿下待咱娘娘真好,娘娘出京了,殿下还每日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