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升与不升(1 / 8)
关于“大婚”一词, 前年九月曾经发生过一段皇帝和一干官员们的口水战。
按制只有皇帝成亲才能说大婚, 皇太子、亲王们成亲都不应该说大婚, 可本朝因为尚未办过最高规格的大婚典礼,如今皇太子成亲反而是建朝以来的最高规格婚礼, 所以皇帝自己一直都以大婚称之。
在皇帝第一次公开对外用皇太子大婚这一说辞的时候, 立刻就引来言官上书,认为呼太子大婚乃违制, 应予以纠正。
今上虽然还算宽容也能采纳臣下谏言, 却也并非唐太宗那样有名的善于纳谏之君主, 依然是一位好面子、抗拒认错(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没错, 错也是大臣强词夺理鸡蛋里挑骨头,知道错也死活不认)的皇帝。
他觉得若是自己真做什么不合规矩的事情, 大臣们上书纠正也就罢了, 他也不是不能改正。可有的臣子政绩并不突出,也没有多少能力,却整天盯着他这个皇帝, 一双眼睛跟狼一样,时刻准备着挑错上书规谏博取美名,实在是让人不胜其烦!
反正在大部分皇帝的眼里,整天上书管皇帝娶妻纳妾生孩子, 就是吃饱了撑的,虽然他们拿着国本、祖宗之法说话,皇帝内心也是抗拒的。
年轻的皇帝可能还会犯怵,被大臣们上书规谏, 会觉得内心羞耻,虽然不认错却也能默默改掉。
可皇帝一旦步入中年,随着当皇帝日久,威望日盛,就发现大臣也没什么好怕的,一个个就是人肉桩子,自己心情好了听他们叨叨,心情不好就让他们一边凉快去,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急了还可以打屁股!
虽然很少用,却也不是没用过,只是用过以后他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因为有些大臣他有病——并不怕打,甚至越打越“兴奋”,大有一副你有种打死我,打死我我就赚了,可以留名千古,成为劝谏绍庆帝而被打死的直臣、诤臣,划算!
意识到这一点(加上位高权重年老体迈有威望大臣们的劝解),绍庆帝再也没有动用过廷杖,因为不想成全那些梦想挨打而名垂史册的官员。
当然,只要一个皇帝不昏不混,高高在上日久,威仪一日高过一日,慢慢地也会找到对付大臣们的密诀。
“爱卿,朕可荒废国事?”——“陛下日理万机,勤于朝政,不曾怠政。”
“那,朕可宠信奸佞,以致忠臣蒙冤奸臣当道?”——“陛下任人唯贤,当朝从无邪佞之辈当道。”
“爱卿啊,既然大道正途不曾有亏,些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