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残破(4 / 7)
联合岳冷秋,胡文穆从水路对江州用兵,将庐州,弋江的兵马南调,淮东能集结出十万兵力,从浙西西进打上饶!”
胡宗国背脊寒气直冒:
江宁战事之后,为避免兵力分散给淮东军各个击破,他们这边主动放弃衢州,富阳,徽州,淳安,婺源等地,将之前分散于浙西,浙中的兵力,都集中到上绕,信州等城,以守江西的东门户,甚至还从闽江中游的建安府调了一万精锐补充东线。
就算如此,他们在东线的兵力,也只有三万人而已。
三万兵马构筑的东线防御,叫人怎么也没有信心能守御得住淮东十万精锐的冲击?从江州调兵补充上饶防线,要抽多少,才能有守住的把握?
想要这里,胡宗国心底涌起一阵无力感。
如此浙闽大都督府名义所辖的兵马总数并不少:
闽江中上游有两万精锐控制建安,莆城,邵武等闽西地区,上饶,信州东部防线,有三万兵马,防御淮东军从浙西西进;大公子率两万精锐沿赣江南下,进巢藩家残余抵抗势力,黄秉蒿,陈子寿率三万兵马从袁州西进,经芦溪打潭州,接下来就是驻守在江州的兵马,共有水步军七万余众。
这些年来,奢家兵力并没有明显的减少,毕竟控制的区域一直都有增加,有战损,可以募健勇补为兵卒——离乱之秋,能给口饭吃,愿意扛枪矛上战场厮杀的男儿比比皆是;就算不甘愿,强裹着入行伍,又由得了地方乡民做选择?
只是这十七八万兵马,已经不能跟八闽二次举事时的十数万精锐相比较并论了,真正的八闽战卒仅剩不到六万人,其他都是从浙赣新募的兵勇或收附的降军。
原两浙提督府参议,湖西镇守使兼知彭泽县事田常,原江州制置使,湘潭招讨使兼知袁州府事黄秉蒿,原洞庭湖寇,江州水军都督杨雄及原东海大寇,江州水军都督参军苏庭瞻四人都非八闽嫡系,但这四人所部嫡系兵马总计就超过九万。
黄秉蒿给奢飞熊诈降,被迫让出江州,但率兵马以袁州为基,卯足了劲想要西州,新打出一片地盘来自立,消弱奢家对他的控制。杨雄倒是颇为得意于江州水军都督之位,但其部水军并没有跟淮东水营在扬子江争雄的实力,田常,苏庭瞻都能跟淮东死战,有种种因素造成,但不能确保他们在最后关头,不会给岳冷秋,胡文穆收买过去——田常,苏庭瞻现在都驻守在江州,要应对的恰是荆湖跟池州——他二人跟荆湖,池州没有什么恩怨,要是荆湖,池州出面拉拢,人心就难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