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驱狼为虎(1 / 4)
沂山地处鲁中,巍然耸立,山峦重叠,群峰竞秀,松林茂密,地势西与泰山相接,又名东泰山,合称沂泰山脉;南接蒙山,又合称沂蒙山,山势从青州临朐延伸到蒙阳,沂南,平邑等县;东接昆嵛山,位于登州府境内,地势一直延伸到黄水洋之滨。
有鲁中门户之称的破车岘关,也位于沂蒙山系之间的大岘山之上,为青州与临沂分野。
胡族侵土,实有亡天下之忧,兼之胡骑先后两度侵掠山东,烧杀掳掠,山东的士民军卒都有较强的抵抗之决心,在沂山之中能在一部军事力量存在,不管强弱,意义重大。
林缚没有指望楚铮率少部精锐潜入沂山,能击退胡兵,逆转山东危局,而是希望在山东局势崩溃之时,那些给击败,但不甘心降虏的兵卒士民能有一个撤退容身之处。
燕冀形势崩溃之时,成建制降虏的边军总数并不是特别多,即使成建制降虏的边军之中,大同,宣府守军都是在粮尽困绝的情况,坚守到最后才被迫弃城投降。
林缚希望楚铮能在沂山之中夺得落脚之地,在山东局势崩溃之后,能引导,帮助不甘心降虏的兵卒士民退入沂山落脚,进行整合,形成存在于鲁中地区的山东抵抗军事势力,进而牵制燕胡控制鲁中,杜绝虏骑从鲁中借道进攻淮东的可能。
敌我之争,无非是此消彼涨之事。
山东历来都是人口大郡,崇观九年之前,山东九府八十七县辖户二百二十七万,口一千一百余万;此外也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田,田册所载水旱田逾五千万亩。
由于藏丁隐田是历朝以来各地难治之顽疾,山东郡所辖丁口,田亩之数,应要超过官方记载一大截。
即使多年来战事不断,使得山东人口税减,而田亩大量抛荒,但据淮东多方抽查,估算山东丁口总数,仍然在千万左右。
燕胡已尽得燕冀,晋郡之势,再使其轻易占得山东全境,得山东近千万人口,数千万田亩,淮东未来要面临的形势将异常的险恶。
林缚之前与淮东诸人商议,考虑到梁家在鲁西即使溃败,仍会有相当多的兵力往鲁西南曹州,济宁,荷泽及鲁南临沂等地撤退,仍不失为一支与燕胡在山东进行拉锯争夺的抵抗力量。
为防抵抗并最终将燕胡逐出中原或赶尽杀绝,淮东所筹划的,是与燕胡在河南,山东等地进行全面,长期拉锯作战的计划,是要将河南,山东两郡变成血腥战场,绝不会容忍燕胡彻底控制山东,河南两郡并从这两郡源源不断的抽取兵力,粮草来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