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枭臣 > 第四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

第四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4 / 5)

,借修泾源渠为名截留关中赋税,怕就怕川东,荆湖,山东等地都有样学样……”

“前年晋中军在燕南损失殆尽,陈芝虎过晋中时,又杀得太厉害,又持续多年的大面积旱灾,以致晋中没有这等强豪崛起,这时反倒成了个害处!”林缚微微一叹,感慨道。

地方军阀虽算不上什么好货,但在晋中能有一个强豪人物崛起,便能集中地方资源,堵住东虏从晋中入侵的口子。

李卓出镇蓟北军,蓟北镇又靠近津海粮道,得到有力的支撑,这条防线有巩固之势。偏偏以大同镇为核心的燕北防线西段,经过大半年的战事,给削弱得尤其的厉害。

即使陈芝虎勉强守住大同,但周围应县,朔州,浑源等城俱毁,大同侧后,恒山东麓,东进冀北的瓶城也一度失陷,大同防线是岌岌可危。

大同位于雁北,北抿阴山,南控恒山,锁扼内外边墙,处晋,冀之要冲,为燕京西北门户,战略地位尤其的重要。作为燕北防线的西段组成,大同防线分三个方向置十五协镇,共驻城寨四百余座,驻兵七万余。

李卓率兵出镇瓶城,支援大同侧翼,迫使东虏退兵,但大同防线已经给打得七零八落,四百余城寨,残存不过十之一二,兵马也折损大半。

这也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势力争战的害处。

北方多为苦寒之地,南方多富庶。

北方军马从北往南打,能够靠在战区劫掠以战养战,越打越强。南方军马从南往北,从战区筹措不到足够的粮草,只能从后方花大力气调运,越打越穷。

中原政权强盛时,人力,物力不缺,能支撑大规模的战事,所以能压制北方势力的抬头。

时逢末世,大越朝的底子几乎给掏空了,大同防线给打残,想在短时间里重建,也没有这个财力了。

虽说陈芝虎守大同有功,但也由于晋中及大同防线给推残的太厉害,依然受到严厉的责斥。京中要求罢黜陈芝虎的声音一日比一日热闹,崇观帝这时候倒没有糊涂,连下圣谕申斥陈芝虎,倒是顶住压力,没有将陈芝虎从大同调免。

在这个势态下,陈芝虎能守住大同已经是大功了,仓促调蓟北军出瓶城,与东虏主力决战,很可能导致更难收拾的结局。

东虏虽从大同撤围而走,但此时又是秋冬,东虏随时会卷土重来。

这个冬天,北方的上空还是悬着一把血色利刃。

当大同防线形同崩溃,燕京西北门户半开,李卓还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