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枭臣 > 第三十五章 杂学之论

第三十五章 杂学之论(4 / 5)

过去,却没有新的农书问世,难道种田之术就没有增益?另外,以往的农书读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人再著农书,只能借鉴经验,而无法借鉴研究之法,也是令人觉得缺憾之处,”林缚说道,“赵兄书稿,堪称当世治狱之学的集大成,林缚还希望赵兄将著述此书的思路,分门别类的方法再另著一书,后人若想对赵兄的治狱之术再有增益,有方法论著也可按图索骥……”

“方法论?”赵舒翰从未听说这个名词。

“嗯,对,就是方法论,”林缚倒不介意提前将这个名词用出来,“诸多杂学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教导我们治世做事的方法,这方法从何而来,却少人去费笔墨论述。林缚认为杂学不显有一个原因就是杂学缺乏一个细密而合度的内在体系,如耕种,水务,河务等诸术杂学都有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前人虽有论述,便是都散乱无章,缺乏一个明确而完善的体系……”

“……”赵舒翰本是有学问之士,但是也一时难以接受太多,听着林缚这些书,皱眉细思。

“林缚素来没有什么大志向,刚才所说也不是一时或者说一两代人能完成,”林缚说道,“林缚只是有个想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志愿,要是还有此类研究杂学匠术的集大成书稿,林缚都愿刊刻以行天下。即使亏折本金,林缚也愿一力担下;若能盈余,便与书稿主人分利……”

农政,水务,营造等杂学还颇受官府重视,即使人数稀少,每朝每代都还有学者专门研究,毕竟帝国的日常运营都离不开这些,但是其他许多行业的技术传承却大多数是由匠门内部师徒传承。即使每代每行每业都有巧夺天工的能匠与能称得上绝世艺术品的产品问世,但是这些都是经验传承的结晶,罕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研究,也使得一些堪称艺术品的产品很难在别处,别时复杂出来,时人是很难想象千年之后工业流水线上出来的那些完美工业产品的。

林缚的思维方式是给千年之后的现代文明熏陶过的,他要比此时的人更深刻的知道社会文明以及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实力真正根源于何处,不是说世间没有利剑强弩,强兵智将,而是利剑强弩,强兵智将没有可复制性,简单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又很容易崩溃。

林缚也不觉得自己两世为人给这个世界直接带来什么更有用的东西,再先进的技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都可能会失传,再先进的制度也会由于不适应时势而崩溃,再说这世间就没有最先进的技术与制度一说,总觉得人应该更睿智,要更善于学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