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不要蹚浑水(1 / 4)
柳俊的既定行程。并未因为宏观调控的文件而打乱。九点整,柳书记按时出门,坐上奥迪车,前往青少年基金会。
青基会和团中央机关一样,均在首都东城区,距离不是很远,车行只要一二十分钟时间。
柳俊刚刚一上车,手机就震响起来。
“崔省长!”
柳俊很温和地与电话那边的崔福诚打招呼。
崔福诚急急说道:“柳书记,文件看了吗?钢铁宏观调控的那个文件!”
“嗯,刚看过!”
柳俊估计崔福诚是为了这事给他打的电话,依旧不徐不疾地答道。
电话那头,忽然沉默下来。
柳俊理解崔福诚为什么沉默。
崔福诚在省政府,并不分管工业口。工业是汪少东副省长分管的。而崔福诚与汪少东的关系,非常不错,以前曾经共过事。以前何延安在A省做省长的时候,汪少东虽然没有明确站队,习惯上比较靠拢何延安,也就被划归为何系干部。
如今国家终于对钢铁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不啻是给了玉兰市那个钢铁项目当头一棒。一个规划总投资两百四十亿,实际已经投入接近一百八十亿的巨型项目,忽然停顿下来。对于玉兰市的经济和部分领导干部来说,固然是灭顶之灾,汪少东这个分管工业的副省长,也脱不了干系。
据柳俊所知,伟峰钢铁有限公司投入的自有资金,不超过十五个亿,这已经是骆伟峰的全部家当,他算得是倾其所有了。其余均是建设单位带过来的资金和通过种种手法向社会募集到的资金。具体的数据,柳俊不是很清楚。但不管这个比例如何,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
譬如柳俊很清楚,伟峰钢铁有限公司征地超过六千亩,这些土地的原主人,拿到了政府和伟峰钢铁有限公司给的补偿金。补偿金的数额,倒是不少,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群众也比较满意。关键在于,这笔补偿金,绝大部分并没有真金白银发放到群众手里,而是作为原始股金,投入到了伟峰钢铁有限公司。群众拿到的,不过是一纸凭证罢了。
应该说,投资伟峰钢铁有限公司,是群众自愿的行为,没有搞强迫。但是群众之所以自愿入股,和玉兰市政府以及伟峰钢铁有限公司的大力宣传有很直接的关系。玉兰市政府和伟峰钢铁公司给群众描述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此外还给群众许诺,集资达到一定的数额。可以解决一个招工指标。等伟峰钢铁有限公司正式运作之后,可以去钢铁厂上班,拿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