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江城市的矛盾开始激化(3 / 4)
智勇的强势,与柳俊有着区别。柳俊的强势,不但来源于刘辉、陈向洋的支持,还来源于他的衙内身份。凤智勇主要是依赖他在江城的老资格。与许多本土干部的成长之路一样,凤智勇也是在江城市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在江城市拥有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以实干精神获得了许多干部的认同。在江城市有一帮子铁杆部下支撑。
苏延光初来乍到,尽管头上顶着潜州市委常委的大帽子,加上韩旭的支持,依旧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大部分江城市委常委,都是凤智勇线上的人。凤智勇面子上,恪守规则,实际上该强势的时候,一点不退缩,苏延光的市委书记,做得比较艰难。
王海到任之后,给了苏延光很大的帮助。
王海这个人,娄海英对他的评价是“一无是处”。但这只是海英书记一家之言。实际上,王海虽然没有多少治理地方的经验,“政治斗争”的经验却是十分丰富的。王海以前在市信访办工作,尽管手里没权,是个坐冷板凳的差事。但久在潜州市委大院,官场斗争却见得多了,耳濡目染,有了不少心得。很多手法,用在江城市一隅之地,也是应验如神。很快就成功在江城市政府拉起了自己的一帮人,明里暗里与凤智勇打起了擂台。
因为王海有效地吸引了凤智勇的注意力。苏延光的压力就减轻不少,得以从容布局,逐渐也掌控了相当的话语权,挤压了凤智勇的空间。
在围堵事件发生之前,苏延光与王海联手,逐渐达成了一个弱势的平衡。虽然暂时还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凤智勇的优势,至少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凤智勇远不如以前那么挥洒自如了。
尤其要紧的是,王海的到来,原本就对江城市凤派干部的信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王海一个前信访办的普通干部,能够骤然出任江城市的常务副市长,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潜州市的政治格局起了一些变化,韩旭正在逐步摆脱弱势书记的地位。
柳衙内固然强势,但有一个事实,江城市的干部们,谁都不曾忘记。那就是,韩旭是省委书记瞿浩锦的亲信。都说县官不如现管,柳衙内来头再大,毕竟也是在A省的管辖之下。而瞿浩锦,又是那么强势的一个省委书记。他焉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嫡系亲信,在潜州总是被柳俊压得死死的?
潜州一二号首长之间的博弈,远未到胜负分明的时候。
有了这样的忧虑,江城市委班子的一干人,益发的小心谨慎起来。
等到围堵事件发生,江城市的政治格局,再次为之一变。趁着凤智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