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东南第一(3 / 4)
,不容易。但也不是毫无可能。”
柴绍基有些乐了,便试探着问道:“那么具体的实施步骤该怎样做呢?请柳书记指点!”
倒要看看你如何吹牛!
虽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可这个却是要见真章的,你不能指着一大片低矮的平房,愣说省城的建筑就是这样子的!
柳俊淡淡道:“第一点,当然还是招商引资。今后三年之内,长河区招商引资的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额,都要达到二十亿美元以上!”
柴绍基就是一阵眩晕。
二十亿美元,一百多亿本国货币啊!这个数字,几乎是过去三年,A省招商引资的总和。不过对于这一点,柴绍基倒是将信将疑,毕竟柳俊招商引资的能力摆在了那里,眼下已经到位的资金,已经接近二十亿了,也就是三亿美金。柳俊到任不过半年而已,照这个速度平均发展下去。三年引资二十亿美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柳俊原先的计划是利用五十亿外资,后来与小青和巧儿商议了一下,又扩大了许多。
“外资引进来,建设三到五个规模化的工业产业园区,这个是基础!就业问题和财政收入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柳俊继续阐述自己的发展规划。
“第二点,商业也一定发展。目前我们省里,只有一个成规模的建材市场,而且规模偏小,南部和东部的许多城市,都去邻省批发建材。光这一块。我们省里就流失了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因此,区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规划这个建材市场。就在合水镇与市区之间,规划一整块地皮出来,建一个超级建材市场,不但要做到规模全省第一,在东南数省,都要排在第一位!”
柴绍基眼神一亮,说道:“柳书记,这个主意不错……建材今后几年,应该会越来越热……”
整个国家都卯足了劲在搞建设,建材市场前景看好,后续发展潜力可观,绝不会成为一个面子工程,而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可是,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呢?”
柴绍基兴奋了一下,随即就愁眉苦脸的了。照柳俊的规划,东南数省规模第一的建材市场,所需资金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不要说区里根本筹集不出这笔资金,就是市里乃至省里,缓急之间,也调整不出来。
“呵呵,资金不是问题。只要这个建材市场立项通过,自然会有有眼光的商人前来投资洽谈,另外,我们区里也可以投一部分资金嘛,这可是赚钱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