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敏感文章上了内参(3 / 6)
什么局面,到时再说罢。
对这些社会渣滓,柳俊历来是支持严刑峻法的。
事实上,执政者能不能得民心,在这种关系到普通老百姓最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最容易出政绩。
梁国强缓缓点了点头。
“梁书记,你分了彼此啊,为什么不把我也带过来?”
酒过三巡之后,大家都有了点意思,汪文凯仗着酒劲,不满地对梁国强哼哼道。
且不管新接任的宝州市政法委书记是不是和他对路,单论职务,程新建一调过来就提了正处,压他一头了。
梁国强笑道:“这可不怨我,是唐书记不放人。他说啊,汪文凯这人,管理秀城区的社会治安还是很得力的。不能把能干的人都抽走了!”
“唐书记真这么说?”
汪文凯又惊又喜。
梁国强点点头。
汪文凯知道梁国强一贯不说假话,便即开心起来。市委书记对他这个副处级干部能有这么高的评价,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小俊啊,在团省委工作,还习惯吧?”
梁国强关心地问道。
所有人便都自觉地停下了喧哗,关切地望着俊少。
这位老大,如今也终于正儿八经进了体制之内了。柳书记后继有人,这是最令他们高兴的。以严书记柳书记如今的权位,再加上俊少本身睿智过人,在官场上的前程简直不可限量。
“呵呵,挺清闲的一个衙门,每日看看文件,写写文章,有什么不习惯的?”
柳俊微笑着答道,眼里却露出一抹沉思的神色。
……
《提高警惕——苏联改革得失之我见》。
这篇文章,就是柳俊这些日子一直在构思的。全文大约六千字,前前后后却改了七次之多。盖因当时国内这方面的参考资料太少,而柳俊脑海里关于前世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很多资料,还是小青从香港给他带过来的。
这个文章不好写。
从八九年政局大调整之后,眼下思想领域的两种观点碰撞异常激烈。最高首长今年一月份视察上海时,就这个方面发表了看法,但是党内的争论依旧没有平息。
柳俊也曾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要做一篇文章。
毕竟,这是他正式踏入仕途之后的第一个绝大机会,无须借助老子和岳父老子的势力,便可以崭露头角。就这么放过去,实在有些可惜。
然而,对于党内这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