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面见何军长(5 / 6)
。
我谦虚地一笑:“碰巧罢了,临场发挥比较好。”
何长征微笑点头:“年轻人能戒骄戒躁,很不错。”
“多谢何伯伯夸奖。”
第一次见面,便叫人家何伯伯,原本是有些刻意拉关系的嫌疑,好在我不过是个大二学生,这么叫也不算太僭越。
何长征与我聊了几句,就和梁经纬说起了部队的事情。
看得出来,他对我的不亢不卑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个初次登门的内地年轻人,面对他这位统帅数万雄师的将军,能做到这一点,也算得难能可贵了。
“爸爸,我们营那个二连长周磊,您还有印象吧?”
梁经纬说道。
“嗯,记得,这小子以前是全能标兵,带兵很有一手,怎么啦?”
“最近他遇到了一些难题,他爱人想随他过来一起生活,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这个事,周磊近来的情绪有些波动。”
何长征眉头微蹙:“他爱人以前做什么的?”
梁经纬说道:“周磊老家是B省山区的,他爱人文化程度……嗯,比较低……”
“你们师里,不是有家属工厂吗?可以安排一下嘛。”
梁经纬苦笑道:“师里家属工厂的经营状况,您也是了解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而且也是人满为患,安排不进去。”
部队原本是不许经商的,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国家集中财力发展经济。军队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贯彻要“忍耐”的方针,军费有所减少,各项经费的缺口较大,不足部分需要军队自筹解决。在这种形势下,部队以盈利挣钱、弥补经费不足为目的的经营性生产逐步发展起来。尤其不久前一位中央领导提出,要给军队一个政策,叫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令得部队搞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起来。
但是部队自办企业,固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经营经验不足,开拓市场不得法的缺陷也很明显。特别是一些为解决家属就业而开办起来的小工厂,基础差,技术含量低,产品积压的现象非常明显。
梁经纬讲的那个家属工厂,大约就是这种情况。
“经纬哥,你们师里那个家属工厂,主要生产什么产品?”
我插口问道。
梁经纬摇摇头,说道:“嘿嘿,哪有什么产品可言,就是帮人家加加工,什么鞋子衣服之类,加工费很微薄,还经常找不到事情做。”
“有多少人?”